<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收藏本頁|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凍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13

      低溫引起的機體損傷。常見者為凍瘡和局部凍傷,全身凍傷較少發生。凍瘡一般在低溫(35℃)和潮濕的環境中發生,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好發部位為耳、手和足等部位。表現為局部發紅或紫,腫脹、發癢或刺疼,有的則起水泡、糜爛等,為預防發生凍瘡,冬季應注意保暖。局部治療可用凍瘡膏、紅油膏等外敷包扎。局部凍傷則由冰點以下的冷凍所引起,損害比凍瘡嚴重,甚者可致殘。一般根據損傷的程度分為四度:一度和二度損傷較輕,僅傷及皮膚淺層或全層,局部紅腫、癢、刺痛或出現水泡,痊愈后多不留瘢痕。三度和四度損傷較重,除皮膚外還傷及皮下組織,甚至肌肉等,局部皮膚由蒼白變成黑色,感覺消失甚至運動功能亦喪失,并發生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常遺下瘢痕或致殘。凍傷的治療首先應使傷員迅速脫離寒冷環境及保暖,并盡早復溫。即將傷部浸泡在42℃的溫水中,直至皮膚發紅為止,約需20分鐘。局部治療對于一、二度者應涂以凍傷膏等包扎并保暖,三、四度者則應清潔、消毒包扎,根據情況進行后續處理。全身凍傷又稱凍僵,多發于意外情況,如停留在大風雪中或墮入冰水中等,應及時送醫院搶救。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84 second(s), 20 queries, Memory 0.88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