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理學 » 正文

    胃的蠕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10-12

      食物進入胃后約5分鐘,蠕動即開始。蠕動是從胃的中部開始,有節律地向幽門方向進行。在人,胃蠕動波的頻率約每分鐘3次,并需1分鐘左右到達幽門。因此,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蠕動波在初起時比較小,在向幽站傳播過程中,波的深度和速度都逐步增加,當接近幽站時,明顯加強,可將一部分食糜(約1-2ml)排入十二指腸,因此有幽站泵之稱。并不是每一個蠕動波都到達幽門,有些蠕動波到胃竇后即行消失。一旦收縮波超越胃內容物,并到達胃竇終末時,由于胃竇終末部的有力收縮,胃內容物部分將被反向地推回到近側胃竇和胃體部。食糜的這種后退,非常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還可機械地磨碎塊狀固體食物。總之,蠕動主要的生理意義是:一方面使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發揮消化作用;另一方面,則可攪拌和粉碎食物,并推進胃內容物通過幽門向十二指腸稱行。

      胃的蠕動是受胃不滑肌的基本電節律控制的。胃的基本電節律起源于胃大彎上部,沿縱行肌向幽門方向傳播,每分鐘約3次。胃肌的收縮通常出現在基本電節律波后6-9s,動作電位后1-2s。神經和體液因素可通過影響胃的基本電節律和動作電位而影響胃的蠕動;迷走神經沖動、胃泌素和胃動素(是近年來從小腸粘膜中分離出來的一種胃腸激素)可使胃的基本電節律和動作電位出現的頻率增加,使胃的收縮頻率和強度增加;交感神經興奮、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則作用相反。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974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