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神經生物學 » 正文

    脊髓休克(spinal shock)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6

      也稱脊休克。脊髓被橫斷后,橫斷面以下節段暫時地喪失反射活動的能力,骨骼肌和內臟反射活動受到完全抑制或減弱,此種現象被稱為脊髓休克。這種脊髓與高位中樞斷離的動物稱為脊動物。脊髓休克時,橫斷面以下節段脊髓支配的骨骼肌緊張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擴張、血壓下降、發汗反射消失、膀胱內尿充盈、直腸內糞積聚,表明脊動物軀體及內臟反射減退或消失。脊髓休克為一種暫時現象,以后各種反射可逐漸恢復。恢復的時間快慢與動物種類進化程度有密切關系。低等動物如蛙類在脊髓離斷后數分鐘內反射即可恢復,在犬則需數天,猴需數周,而在人類由于外傷等原因所出現的脊髓休克的恢復則需要數周以至數月。各種反射的恢復時間也不相同,如屈肌反射、腱反射等較簡單的反射恢復最早,然后才是對側伸肌反射、搔爬反射等較復雜的反射恢復,以及排尿、排糞反射部分恢復。

      脊髓休克的產生并不是由于橫切刺激本身引起的,因為第二次切斷脊髓并不能使脊髓休克重新出現。所以,脊髓休克產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斷離的脊髓節段失去高級中樞的調節性影響,特別是來自大腦皮層、前庭核和腦干網狀結構的易化性影響。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部分通過其下行的纖維與脊髓神經元所構成的突觸聯系,使這些脊髓神經元保持一種閾下的興奮狀態,這可稱為易化作用(facilitation)。由于橫斷脊髓,失去此種易化性影響,脊髓神經元興奮性暫時地降低就表現為脊髓休克。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76 second(s), 323 queries, Memory 1.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