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神經生物學 » 正文

    基底神經節(basal ganglion)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6

      大腦半球基底壁內的厚灰質團塊,位置靠近腦底,所以稱為基底神經節。基底神經節的主要部分為紋狀體(striate body)。紋狀體包括尾狀核(caudate nucleus,在丘腦之上)及豆狀核(lentiform nucleus,在丘腦兩側)。尾狀核呈彎羊角形,前端粗,尾端細,彎曲并環繞丘腦;豆狀核位于尾狀核與丘腦外側,又分為蒼白球(globus pallidus)和殼核(Putamen)。在豆狀核、尾狀核及丘腦之間的白質為投射纖維,稱為內囊。內囊是大腦皮質與下級中樞聯系的通道。在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及鳥類等低等脊椎動物大腦皮質不發達,無錐體系統,紋狀體即為最高的運動中樞,起著相當于哺乳動物大腦皮質運動區的類似機能。紋狀體與丘腦組成中樞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鳥類的紋狀體較發達。在哺乳動物,由于大腦皮質和錐體系統的發展,紋狀體的機能重要性即逐漸減少。只對軀體運動的協調起重要作用。此外,紋狀體與丘腦、下丘腦聯合構成非條件反射的高級中樞,對復雜的本能行為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57 second(s), 99 queries, Memory 1.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