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神經生物學 » 正文

    小膠質細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6
    用碳酸銀浸鍍法顯示的小膠質細胞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小的一種膠質細胞。細胞體呈細長或橢圓,從胞體發出細長而有分支的突起,表面有許多小棘突。常規染色見核細長或三角形,染色較深。電鏡下小膠質細胞染色深,核扁平或鋸齒狀,胞質內溶酶體較多。小膠質細胞數量少,約占全部膠質細胞的5%。此細胞是定居在腦內的吞噬細胞,在炎癥刺激下,其抗原性增強,形態伸展,功能活躍。小膠質細胞在腦內各部分均有分布,在灰質中的數量比在白質中的多5倍。海馬、嗅葉和基底神經節的小膠質細胞比丘腦和下丘腦的多,而腦干與小腦中最少。對小膠質細胞的起源尚有爭議,主要存在兩方面的意見:①起源于中胚層,包括起源于腦膜中胚層,毛細血管壁的周細胞(pericyte)或血循環中的單核細胞;②起源于外胚層,認為腦室室管膜附近有一些幼稚且具有變形運動能力的細胞,稱阿米巴樣小膠質細胞(ameboidmicroglia),是小膠質細胞的前身。

    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層都是胚胎時期神經管壁的結構部分,因此認為小膠質細胞起源于神經外胚層。 Ling(1981)的實驗證明,小膠質細胞起源于血循環中的單核細胞,后者進入發育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后轉變成具有吞噬能力的阿米巴樣小膠質細胞。阿米巴樣小膠質細胞在吞噬中樞神經系統內一些自然退變的殘余物,同時進行繁殖。至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完成后,它們變成靜止小膠質細胞。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時,靜止小膠質細胞被激活成巨噬細胞,與血循環浸入的單核細胞一齊吞噬碎片和退化變性的髓鞘。當損傷痊愈后,它們又恢復為小膠質細胞。在尼氏法與HE染色切片中其形狀常有變異,這主要與其進行運動及吞噬異物有關。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965 second(s), 1091 queries, Memory 3.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