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食品 » 正文

    堿性食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5

    人體吸收的礦物質,由于其性質不同,在生理上有酸性和堿性的區別。屬于金屬元素的Na、K、CaMg等,在人體內氧化生成堿性氧化物,如Na2O、K2O、CaOMgO等。含有這些金屬陽離子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稱為堿性食品。大部分蔬菜、水果、豆類及其制品、牛乳等都屬于堿性食品。水果中雖然含有各種有機酸,在味覺上呈酸性,但這些有機酸在人體內經氧化,生成CO2H2O而排出體外,而水果中存在的礦物質屬于堿性元素,所以水果(如香焦、梨、蘋果、草莓、柿子等)在生理上卻屬于堿性食品。食品中所含的另一類礦物質為非金屬元素,如P、S、Cl等。它們在人體內氧化后生成酸根陰離子。含有非金屬陰離子較多的食品,在生理上稱為酸性食品。大部分的肉、魚、禽、蛋等動物食品中含有豐富的含硫蛋白質,而作主食的米、面及其制品中含磷較多,所以它們均屬于酸性食品。

    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由于自身的緩沖作用,其pH值保持在7.357.45之間。人們食用適量的酸性或堿性食品后,其中非金屬元素經體內氧化,生成酸根陰離子,在腎臟中與NH3結合成銨鹽,隨尿排出體外。其中金屬元素經體內氧化生成堿性氧化物,與CO2結合成各種碳酸鹽,從尿中排出。并由于血液本身具有緩沖性能,所以仍能使人的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的范圍之內,在生理上保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如果飲食中各種食品搭配不當,容易引起人體酸堿平衡失調。一般情況下,酸性食品容易過量(因主食都是酸性食品),導致血液偏酸性。這樣,不僅會增加Ca、Mg等堿性元素的消耗,引起人體出現缺鈣癥,而且使血液的色澤加深、粘度增大,還會引起各種酸中毒癥。兒童發生酸中毒時,容易患皮膚病、神經衰弱、疲勞倦怠、胃酸過多、便秘、齲齒、軟骨病等。中、老年人發生酸中毒時,容易患神經痛、血壓增高、動脈硬化、胃潰瘍、腦溢血等。所以飲食中必須注意酸性食品和堿性食品的適宜搭配,尤其應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提倡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及乳品等堿性食品,這既有利于保持人體的酸堿平衡,也有利于食品中各種營養成分的充分利用,提高其營養價值。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53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