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收藏本頁|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水稻赤枯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8-15
    水稻赤枯病俗稱銹稻、坐棵等,是一種生理性病害。

    [診斷]此病一般多于水稻分蘗初期時始發(fā),分蘗盛期達到發(fā)病高峰,受害植株發(fā)僵,分蘗少而小,老葉下垂黃化而心葉窄挺,莖稈纖弱。初期葉片略呈暗綠色或深綠色,葉尖端或葉脈附近產(chǎn)生赤褐色的小斑,進一步發(fā)展成大小不等的鐵銹狀斑點,一般老葉先發(fā)生,根系發(fā)黃,赤褐色,甚至變黑腐爛,白根極少。
    造成該病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①土壤缺鋅、缺鉀;②未腐熟的有機肥和綠肥施用過量,易產(chǎn)生大量有毒物質(zhì),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響對鉀等元素的吸收;③長期深灌或山區(qū)冷浸田、深泥田,使土溫偏低、根系發(fā)育不良;④栽秧后遇長期低溫陰雨天氣,稻株發(fā)育不良。
    [防治]
    (1)改良土壤結(jié)構(gòu),如深耕,砂田摻泥或泥田摻砂等。
    (2)增施鉀肥、鋅肥,每畝施10~15千克氯化鉀和1~2千克硫酸鋅做基肥,或用0.5%硫酸鋅液蘸秧根后栽插。
    (3)加強田間管理,淺水勤灌,結(jié)合中耕,追施速效性肥料,促進稻株生長,保證田間土壤的透氣性等。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08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