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化學 » 正文

    法拉第電解定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6

    當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時,通過電極的電量跟發生電極反應的物質(電極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這是183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在研究電解時歸納實驗結果得出的。不同離子的價數不同,發生1mol物質的電極反應需要的電子數也會不同,通過電極的電量當然也就不同。一般說,要從含有Mz 離子的溶液里沉積1mol金屬M,需要通過1mol×Z個電子,完成下列反應:Mz Ze-→M。式中Z是出現在電極反應式中的電子計量系數。1mol電子的電量叫做1個法拉第,以F表示。

    F=NA·e=6.022×1023mol-1×1.6022×10-19C=96500C/mol

    所以,由含Ag 的溶液中沉積出1mol的銀,需通過96500C的電量(即26.8安培·小時),而1molCu2 在電極上還原成銅需要2mol電子,即193000C的電量。一般寫作Q=nZF式中Q是通過電極的電量,n是沉積出該金屬的物質的量。這就是法拉第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它反映電運動和化學運動可以互相轉化,而且在量上存在一定的關系。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9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