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化學 » 正文

    分解電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6

    使電解質溶液繼續不斷地電解所需施加的最低外加電壓,叫做分解電壓。電解質溶液電解時施加的電壓,主要用來克服電解時體系中產生的反電動勢。例如電解0.5mol/L H2SO4,通電時兩極發生的半反應是:陰極2H 2e→H2

    兩極產生的氫氣和氧氣被鉑電極吸附后,實際上就構成了氫電極和氧電極。這兩個電極產生一個跟外加電壓方向相反的電動勢(叫反電動勢)。因此要使電解順利進行,外加電壓必須大于反電動勢,這就是分解電壓產生的原因。電解時由于兩個電極都存在超電勢,使陽極的電極電勢增大,陰極的電極電勢減小,因此實際的反電動勢要大于理論反電動勢,使電解質的分解電壓增大,電解時耗的電量增加。很多強酸、強堿和強酸強堿鹽溶液有十分接近的分解電壓(約1.7V)。因為電解這些溶液時兩極上發生的反應相同,產生的反電動勢也基本相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689 second(s), 1380 queries, Memory 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