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藥學 » 正文

    急性壞死性腸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6

      急性壞死性腸炎又稱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或節段性腸炎,是以小腸為主的急性壞死性炎癥伴廣泛性出血。臨床以腹痛、腹脹、嘔吐、便血為主要表現,且常伴發休克,發病急驟。 本病以4 ̄14歲兒童多見,農村發病高于城市,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夏季多見,且病死率高。故早期診斷,及時治療甚為重要。

    臨床表現
      1.突發性臍周或上腹部疼痛,漸加劇。 2.腹痛不久即出現惡心、嘔吐、吐出物可含膽汁,嚴重者吐出咖啡樣物。 3.排血水樣或暗紅色糊狀大便,腐臭味。 4.腹脹漸重,可表現為麻痹性腸梗阻。 5.發熱伴全身感染中毒癥狀,重者出現休克伴DIC。

    診斷依據
      1.腹痛、便血、腹脹,嚴重中毒癥狀甚至休克。 2.大便果醬樣或洗肉水樣,有特殊腐敗腥臭味。 3.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核左移;大使潛血應陽性。 4.X線檢查小腸間隙增寬,病變腸管僵直,部分有機械性腸梗阻表現,腸穿孔后見氣腹。

    治療原則
      1.禁食至便血、腹脹消失為止。 2.抗生素治療。 3.抗休克(詳見感染性休克)。 4.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5.對癥支援療法。 6.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1.早期輕癥病例口服滅滴靈,靜滴廣譜抗生素和其他輔助藥為主。 2.重癥或中毒性休克病例靜滴半合成青酶素或頭孢菌素、激素、血管擴張劑,注意支援療法和防止并發癥。 3.若腸梗阻保守治療無效,反復出血不能止血,明顯的腹膜炎癥狀或疑有腸穿孔、腸壞死者可考慮手術治療。

    輔助檢查
      1.對發病早期,輕癥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重癥伴有休克患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C”。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血像正常,大便潛血陰性,恢復飲食后無復發。 2.好轉:癥狀體征顯著消失,大便次數、性狀及常規檢查接近正常。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或加重。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20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