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藥學 » 正文

    胎盤早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6

      妊娠28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稱為胎盤早剝。重癥者的臨床表現為突發性劇裂腹痛伴少量陰道流血,子宮板硬,胎心不清,很快進入休克狀態。本病為妊娠晚期的一種嚴重并發癥,往往起病急,進展快,如搶救不及時可 威脅母兒生命。該病的發生可能與下面幾種因素有關:血管病變:如重度妊高征、高血壓,慢性腎炎等;機械性因素:外傷、羊水過多破膜時羊水突然流出、子宮靜脈壓突然升高等。

    臨床表現
      1.大多數有妊高征,高血壓、慢性腎炎、或外傷等誘因。 2.妊娠晚期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伴胎動加快或消失。 3.陰道流血,輕型以外出血為主,多見于分娩期,癥狀輕。重型以內出血為主,(可引起子宮胎盤卒中),陰道流血少或無,可有血性羊水。 4.重型者癥狀與出血量不成比例,患者短期內進入休克狀態。 5.輕型者體征不明顯,重型者子宮板硬、壓痛明顯,子宮大于孕月,胎心音不清或消失。 6.超聲波檢查可提示有胎盤后血腫,并可作胎盤定位而與前置胎盤鑒別。

    診斷依據
      1.有妊高征、高血壓、慢性腎炎或外傷史等誘因者在孕晚期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伴有胎動加快或消失。 2.陰道流血量與休克等嚴重癥狀不成比例。 3.子宮板硬,壓痛、宮縮間歇期不放松,子宮大于孕月,胎位不清,胎心音消失。 4.超聲波檢查可有胎盤后血腫。 5.需與前置胎盤、子宮破裂、外科急腹癥等鑒別。

    治療原則
      1.積極糾正休克:輸血,輸新鮮血及其他支持治療。 2.及時終止妊娠:一旦確診立即在抗休克的同時盡快終止妊娠。方法有經陰道分娩及剖宮手術。必要時行骼內動脈結扎甚至切除子宮。 3.防止產后出血。 4.及時處理凝血功能障礙:輸新鮮血,血小板、補充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等,按病情應用抗凝劑或抗纖溶劑。 5.預防腎功能衰竭:注意尿量,必要時使用利尿劑。 6.加強支援療法,用大量抗生素防感染,予抗貧血治療。

    用藥原則
      1.小劑量催產素靜滴用于引產或加速產程,大劑量肌注或靜滴用防產后出血;高血壓者禁用麥角新堿。 2.輕型以肌注、靜滴青霉素防感染為主,重癥者應加用氨S青霉素。 3.重癥者應靜脈輸液、輸血、血小板、必要時補充凝血因子纖維蛋白梅等,按需應用肝素或止血芳酸。 4.本病例應常規加強支援、對癥治療。

    輔助檢查
      1.本病患者常規檢查專案應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癥狀欠典型難以確診者應包括檢查框限“A”、“B”。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分娩結束,情況良好。 2.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3 second(s), 20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