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梅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梅毒(syphilis)是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亦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通常通過性交傳染,其傳播和社會因素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本病的特點是病程的長期性和潛匿性,病原體可侵犯任何器官,臨床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癥狀,也可陷匿多年而毫無臨床表現。
      梅毒螺旋體常在直接接觸破損的皮膚或粘膜時才能進入人體。本病95%以上經性交傳播,少數可因輸血、接吻、醫務人員不慎受染等直接接觸傳播,這二種傳播方式所獲得的梅毒稱為后天性梅毒(獲得性梅毒)。梅毒螺旋體可自患病母體的血液經胎盤傳給胎兒,引起先天性梅毒(胎傳梅毒)。新生兒神經梅毒,用PCR對患兒CSF檢查是證實梅毒螺旋體感染的唯一方法。
      梅毒的基本病變有二:一為灶性閉塞性動脈內膜炎及血管周圍炎,后者表現為圍管性單核細胞、淋巴組織和漿細胞浸潤。漿細胞的恒定出現是本病的特色之一。另一為類似結核的肉芽腫,該肉芽腫韌而有彈性,質地如樹膠,故稱樹膠腫(gumma)。樹膠腫灰白色,大小頗為懸殊,大者達數厘米,小者僅能見于鏡下。其鏡下結構頗似結核結節,中央為干酪樣壞死,彈力纖維染色尚可見到組織內原有的血管壁輪廓,類上皮細胞和Langhans巨細胞則較少。樹膠腫久后可被吸收,纖維化,最后形成使器官變形的瘢痕收縮,但絕少鈣化,這又和結核結節截然有別。樹膠腫可發生于任何器官,最常見于皮膚、粘膜、肝、骨和睪丸。血管炎病變能見于各期梅毒,而樹膠腫則見于第三期梅毒。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134 second(s), 808 queries, Memory 2.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