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細菌性痢疾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細菌性痢疾是最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夏秋兩季患者最多。傳染源主要為病人和帶菌者,通過污染了痢疾桿菌的食物、飲水等經口感染。人類對志賀氏菌易感,10200個細菌可使1050%志愿者致病。一般說來,志賀氏菌所致菌痢的病情較重;宋內氏菌引起的癥狀較輕;福氏菌介于二者之間,但排菌時間長,易轉為慢性。

    急性細菌性痢疾

    分為典型菌痢、非典型菌痢和中毒性菌痢三型。中毒性菌痢多見于小兒,各型痢疾桿菌都可引起。發病急,常在腹痛、腹瀉未出現,呈現嚴重的全身中毒癥狀。

    慢性細菌性痢疾

    急性菌痢治療不徹底,或機體抵抗力低、營養不良或伴有其他慢性病時,易轉為慢性。病程多在二個月以上,遷延不愈或時愈時發。

    部分患者可成為帶菌者,帶菌者不能從事飲食業、炊事及保育工作。病后免疫力不牢固,不能防止再感染。但同一流行期中再感染者較少,即具有型特異性免疫。痢疾桿菌菌型多,各型間無交叉免疫。機體對菌痢的免疫主要依靠腸道的局部免疫,即腸道粘膜細胞吞噬能力的增強和slga的作用。slga可阻止痢疾桿菌粘附到腸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病后三天左右即出現,但維持時間短,由于痢疾桿菌不侵入血液,故血清型抗體(lgmlgg)不能發揮作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518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