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精神分裂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一類以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征的常見精神病。病因尚未明確,目前認為與遺傳因素、精神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和軀體因素有關;疾÷适蔷癫≈凶罡叩囊环N,1982年全國調查為4.75%,好發于青壯年(20~30歲發病者占半數),女性略高于男性,城市略高于農村。本病的癥狀極期復雜多樣,最具特征的是“精神分裂”——精神活動脫離現實環境,思維、情感、意志活動之間互不協調。表現為:①思維聯想散漫、分裂,缺乏連貫性、邏輯性和現實性。病人的言語文字支離破碎,中心思想無法捉摸,有時杜撰新詞或以動作來表示旁人無法理解的意義。②情感反應遲鈍、淡漠,甚至對那些使常人產生莫大悲哀和亢奮的事件也無動于衰。有時病人會出現情感倒錯,流著淚唱歡快的歌,笑著傾訴自己的不幸。③意志活動被動、退縮,對生活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病人行為消極、懶散,可長年累月不洗澡、不梳妝,或終日臥床、呆坐。有的病人其姿勢任人擺布,出現蠟樣屈曲。病人還可出現幻覺(幻視、幻聽)、妄想,人格解體(精神活動或軀體某部不屬于自己)和睡空氣枕頭(病人臥床后,頭與枕頭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等表現。一般無意識及智能障礙,但通常對疾病缺乏自知力。精神分裂癥是破壞性最大的精神病,中國精神病院的住院病人一半以上是該病患者。自50年代酚噻嗪類抗精神病藥物(氯丙嗪等)問世以來,此病預后已大為改善。目前治療主查用藥物控制癥狀。對患者要熱情關心,了解其內心活動,對其生活應多照顧;要防止病人發生自殺或傷人等意處行為。此外,應開展遺傳咨詢,對病人實行節制生育。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42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