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視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30
    眼受光線刺激后,產生神經沖動傳入大腦皮層視中樞而獲得的主觀感覺。主要包含感知光的強弱,辨別物體或符號的輪廓、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色彩。人類眼球呈前面略突出的球形,結構頗似照相機,由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組成折光系統,起凸透鏡的作用;眼球壁構成“暗箱”;瞳孔的大小變化可調節進入眼內的光量。外界物體發出或反射的光線入眼后,經過折光系統折射、聚焦,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視網膜由大腦皮層衍化而來,主要含有感光細胞(視桿、視錐細胞)和神經聯系細胞。其中視桿細胞對弱光敏感,主要在昏暗環境中產生暗視覺,但只能辨別明暗,不能分辨物體的精細程度和顏色;視錐細胞感受強光和色光,在亮環境下產生明視覺和色覺,對物體的細節和顏色分辨力強。視覺信息在視網膜內進行初步編碼、加工后,經視神經傳入大腦枕葉的視覺中樞,由視中樞對信息作進一步處理、分析、整合而形成視覺感知。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人腦獲取的全部信息中有95%左右來自視覺。視覺系統不僅能夠感知現存的客觀事物,還可以通過文字、圖片以及電影、電視等媒介擴大所了解的時空范圍。視覺感知受既往經驗的影響。雖然視網膜形成并輸入大腦的物像是倒置的,但實際生活中人們并無此感覺。在視覺研究中,失明一直是困擾人類的嚴重問題。中國約有盲人400~500萬。其失明原因分別為角膜損傷、眼內壓升高(青光眼)、晶狀體混濁(白內障)、視網膜病變以及視覺傳導通路或視中樞的損害。嬰兒出生后在一年內,若缺乏光的刺激(如因眼疾而遮眼),將妨礙視皮層的正常發育,會導致日后視覺的嚴重損害。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6.867 second(s), 1395 queries, Memory 3.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