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曼陀羅中毒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9

      曼陀羅中毒為誤食曼陀羅種子、果實、葉、花所致,其主要成分為山莨菪堿、阿托品及東莨菪堿等。上述成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阻斷M-膽堿反應系統,對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經的作用。臨床主要表現為口、咽喉發干,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脈快、瞳孔散大、譫語幻覺、抽搐等,嚴重者進一步發生昏迷及呼吸、回圈衰竭而死亡。 曼陀羅中藥名洋金花、山茄子、醉人草、鬧陽花、透骨草、喇叭花、風茄或野麻子。全株有毒,以種子毒性最強,兒童服3—8顆后即可中毒。一般在口服后0.5—2小時即完全被口腔和胃粘膜吸收而出現中毒癥狀。

    臨床表現
      1.一般食后0.5-2小時出現癥狀,早期癥狀為口、咽發干、吞咽困難、聲嘶、脈快、瞳孔散大,皮膚乾燥潮紅、發燒等。 2.食后2-6小時可出現譫忘、幻覺、躁動、抽搐、意識障礙等精神癥狀。 3.嚴重者常于12—24小時出現昏睡,呼吸淺慢、血壓下降以至發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診斷依據
      1.有用藥過量或誤服毒物的病史。 2.突然發病、有明顯中樞神經系統癥狀,且伴有面頰潮紅、粘膜乾燥及瞳孔散大等特殊臨床表現。 3.洗胃中可能發現曼陀羅種子、葉或花。 4.貓眼散瞳試驗及毒物分析陽性。

    治療原則
      1.催吐、洗胃、導瀉。 2.靜脈輸液、利尿以加速毒物排瀉。 3.解毒治療。 4.對癥支持治療。

    用藥原則
      1.早期輕癥曼陀羅中毒者可應用毒扁豆堿或毒扁豆堿與毛果蕓香堿交替使用。 2.重癥中毒者肌注新斯的明或騰喜龍,應早期足量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加強對癥支持治療。 3.原有心臟病者宜慎用新斯的明,以免心跳驟停。

    輔助檢查
      1.對于單純早期曼陀羅中毒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對診斷不明或晚期危重癥患者檢查專案可包括“A”、“B”、“C”。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454 second(s), 851 queries, Memory 2.5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