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霍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9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三大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臨床特征為劇烈腹瀉、嘔吐、大量米泔水樣排泄物,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回圈衰竭。

    臨床表現
      1.少數病人在發病前有疲乏、頭昏、腹脹、腹鳴等,多數病人為突然發病。 2.瀉吐期:劇烈腹瀉,繼而嘔吐,無發熱、無腹痛,每日大便數次至十數次或更多,水樣或米泔樣。 3.脫水虛脫期:煩躁不安,口渴,眼凹,聲音嘶啞,皮膚皺縮,腹下陷,再嚴重者至神志不清,血壓下降,可因休克而死亡。 4.恢復期:癥狀消失,尿量增加,部分病人可出現發熱性反應。

    診斷依據
      1.流行病學資料:在流行區內有與瀉吐癥狀的患者接觸史。 2.無痛性、不發熱的瀉吐癥狀。 3.瀉吐癥狀發生后迅速出現休克。 4.糞便檢查(吐瀉物亦可)懸滴鏡檢,見運動力強的細菌,涂片染色見呈魚群狀排列的G^-菌。糞便培養分離出致病菌。
    治療原則
      1.補液療法:糾正失水及酸堿平衡和電解質平衡紊亂。原則:先鹽后糖,先快后慢,糾酸補鈣,注意補鉀。 2.抗菌藥物治療。 3.并發癥治療。

    用藥原則
      1.霍亂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補液療法,補液又很講究液體的種類,輸入的速度和總的入量即定性,定時,定量。在大量而迅速輸液時必須由專科醫務人員制定醫囑和執行醫囑。 2.抗菌藥物只作為液體療法的輔助治療。

    輔助檢查
      入院后必須做基本檢查,經嚴格隔離至癥狀消失6天后,糞培養致病菌每日一次,連續二次陰性,可解除隔離出院。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癥消失,并發癥消失,大便培養二次(每日一次,連續二日)陰性。 2.好轉:癥狀、體征部分消失,并發癥未消失,大便培養未達二次陰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33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