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晶體脫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9

      晶狀體依賴其懸韌帶與睫狀體的連系而被維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其位置異常有二種原因:一是外傷引起晶狀體懸韌帶斷裂,二是先天性晶狀體懸韌帶發育不全或松馳無力,均能導致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

    臨床表現
      1.外傷性晶狀體脫位或半脫位。 晶狀體脫位至前房時可見前房有一油滴狀透明體,可阻塞瞳孔緣,眼壓升高;晶體脫位至玻璃體腔內,前房變深,虹膜震顫。散瞳后用檢眼鏡可在玻璃體內看到一個透明球狀物;晶體半脫位的特征是瞳孔區尚可見部分晶體,特別是散大瞳孔后在瞳孔區可以清楚看到部分的晶體赤道部;視力減退,單眼復視;玻璃體疝。 2. 先天性晶狀體脫位與半脫位 馬凡氏綜合征(Marfan氏綜合征) 晶狀體多向鼻上方脫位;偶見白內障和視網膜脫離;體型瘦長特別是四肢骨骼較長,手指和腳趾細長和心臟病。 球形晶狀體短指(趾)畸形綜合征(Marchesani氏綜合征) 與Marfan氏綜合征相反,患者身體矮胖,四肢粗短;晶狀體小,球形并常見半脫位。

    診斷依據
      1.外傷性者有眼部挫傷史或其他損傷; 2.先天性者多為遺傳病,多為雙眼受累; 3.可見各種形式的晶狀體脫位; 4.視力減退,單眼復視,屈光不正。

    治療原則
      1.脫入前房與嵌入瞳孔區者應立即手術摘除; 2.脫入玻璃體者,如眼壓正常無并發癥可隨訪觀察;引起晶狀體過敏性眼內炎、繼發性青光眼或視網膜脫離者,則需將晶狀體取出; 3.晶狀體半脫位、透明、無并發癥者,不必手術。

    用藥原則
      主要針對其并發癥用藥。

    輔助檢查
      1.非手術治療者以檢查框限“A”中的眼部檢查為主,考慮有并發癥或眼部其他異常者,可行眼部超聲、X線、CT等檢查; 2.需手術者可包括檢查專案中的“A”、“B”和“C”。

    療效評價
      1.治愈:手術后傷口愈合,脫位之晶狀體被摘出,無手術并發癥,視力增進; 2.好轉:有手術并發癥,視力部分恢復; 3.未愈:眼部損傷嚴重或手術有嚴重并發癥,視力未恢復或失明。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601 second(s), 547 queries, Memory 1.9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