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壞死性齦口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8

      壞死性齦口炎由奮森螺旋體和梭形菌感染所致,臨床上本病較少見。當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口腔衛生不良,營養不佳時,病情可迅速發展,病損嚴重。急性者多見于兒童,慢性者多見于成人。

    臨床表現
      1.急性發病者牙齦壞死潰瘍,牙間乳頭消失,牙齦出血,牙松動明顯,口腔惡臭,進食和吞咽困難,垂液增多,局部區域淋巴結腫痛,血中白細胞升高伴發熱、頭痛、全身乏力。 2.慢性者少見,主要表現為牙齦易出血,輕痛、口臭,在齦乳頭處可見灰黑色壞死組織。

    診斷依據
      1.急性者,起病急,全身困倦無力,發熱,齦緣及齦乳頭壞死并呈灰黑色,齦易出血,口臭。 2.重者牙齦壞死迅速,牙槽骨外露,牙松動。 3.局部疼痛,涎液增多。 4.取壞死組織涂片可見大量螺旋體及梭形桿菌。 5.慢性者主要為齦易出血,輕痛、口臭、齦乳頭可見灰黑色壞死組織。

    治療原則
      1.全身支援療法。 2.選用有效的抗生素+滅滴靈抗感染。 3.除去局部壞死組織。 4.加強口腔護理。 5.中醫辯證施治。

    用藥原則
      1.一般發病后首先選用“A”限和“B”限內藥物治療多能治愈。 2.“A”限抗菌素治療無效時可選用“B”限或根據藥敏試驗選用其他敏感抗菌素。

    輔助檢查
      本病由于發病急,病情發展較迅速,可短期內發生廣泛性牙齦壞死,因此,發病的早期就應進行取病變部標本做涂片培養檢查,力爭早期確診,及時有效地活療。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和體征消失,病損愈合。 2.好轉:癥狀和體征明顯改善,病損趨向愈合。 3.未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782 second(s), 387 queries, Memory 1.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