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涎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6

      由于外傷或外科手術損傷涎腺或涎腺導管造成涎液外流者,稱為涎婁,臨床表現為面部皮膚有小婁口,時有清亮垂液流出。 本病主要原因為損傷,多發生在腮腺及其導管部,手術治療方法,治愈率高。涎腺區損傷后的清創縫合是預防本病的關鍵。

    臨床表現
      1.相當于腺體或導管部位的皮膚上可見到點狀婁管口; 2.流出透明的液體,進食時增多。

    診斷依據
      1.外傷或外科手術史; 2.顏面皮膚小婁口,垂液流出,與進食有關; 3.導管內注入亞甲藍可從婁口溢出;

    治療原則
      1.抗膽堿藥和加壓包扎; 2.手術治療(詳見涎婁整復術);

    用藥原則
      1.腺體婁輕型病例以口服阿托品和加壓包扎為主; 2.腺體婁普通病例以口服阿托品和婁管封閉術療效較佳; 3.導管婁可手術整復,陳舊性誕婁常需誕腺外科治療。 4.繼發感染病例應采用抗生素,對癥等綜合治療。

    輔助檢查
      1.對較小的腺體婁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比較大的腺體婁或導管婁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婁管閉合。 2.好轉:癥狀體征減輕,婁管口縮小。 3.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婁管存在。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02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