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上腔靜脈阻塞綜合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4

      本征是由于各種不同病因引起完全或不完全的上腔靜脈阻塞,使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種綜合征。臨床表現主要為上肢及面部水腫及青紫,胸壁靜脈曲張。 引起上腔靜脈阻塞的原因多數為縱隔腫瘤或肺門的腫瘤及縱隔炎癥。少數是由于上腔靜脈血栓性靜脈炎。本征主要是對原發病的診斷和治療。

    臨床表現
      1.進行性頭、面、上肢水腫,重者可波及頸部及胸背,皮膚呈紫紅色。 2.進行性呼吸困難、咳嗽、端坐呼吸。 3.胸壁靜脈曲張。 4.原發病的表現。

    診斷依據
      1.頭面、上肢水腫。 2.上肢靜脈壓升高。 3.胸壁靜脈曲張。 4.胸部X線檢查常可見縱隔腫物。 5.上腔靜脈造影可明確部位、范圍。 6.握拳試驗:本征陽性(握拳動作使上肢靜脈壓升高)。 7.束胸試驗,靜脈壓上升0.2kPa。 8.吸氣時測靜脈壓上升,與正常相反。

    治療原則
      1.無抗凝禁忌者,可抗凝治療,配合中藥活血化瘀。 2.晚期腫瘤用放射療法、化療。 3.同種異體血管及人造血管移植術。 4.對癥支持治療。

    用藥原則
      1.炎癥:選用抗生素,輕者可口服復方新諾明、環丙沙星、先鋒酶素Ⅳ等,或選用青酶素、氨芐青酶素、先鋒酶素Ⅵ等靜注或靜滴,或根據藥敏試驗選用抗生素。 2.腫瘤:選用化學治療藥物,如阿酶素、順鉑、環磷酰胺、長春新堿等。 3.原發病的對癥、支持、增強免疫治療。

    輔助檢查
      1.診斷本征以檢查框限“A”為主; 2.原發病的診斷,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體征消失,原發病治愈。 2.好轉:癥狀、體征減輕,原發病源縮小。 3.未愈:癥狀、體征未改善,原發病源無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3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