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氣管狹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4

      氣管狹窄病因有先天性(如氣管發育異常)和后天性,如各種炎癥或創傷后的疤痕狹窄、氣管周圍腫物(如甲狀腺腫物)的長期壓迫,使氣管壁軟化而狹窄;氣管切開或插管后的狹窄;因鄰近病變作放射治療后的狹窄。近年來隨著應用機械呼吸療法,放射治療病例的增多,這兩種原因所引起的氣管狹窄也日漸多見。 氣管狹窄為不可逆轉、進行性加重的病變。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外科手術切除病變。因為病程是進行性加重,也有驟然發生氣管完全梗阻的危險。手術宜盡早進行,手術療效良好確切。

    臨床表現
      1.氣急、呼吸困難、體力活動或呼吸道內分泌物增多時可加重。 2.隨著狹窄程度加重,呈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吸氣時出現

    診斷依據
      1.進行性:阻塞性呼吸困難,吸氣時有哮鳴音,嚴重者有三凹征。 2.X線胸部平片、氣管斷層片見氣管狹窄。 3.支氣管鏡檢查見狹窄病變。

    治療原則
      1.環形切除病變行對端吻合術是氣管狹窄的主要治療方法。 2.對僅由肉芽組織阻塞氣管腔的病例,可由氣管鏡清除肉芽組織或切開氣管在直視下刮除肉芽組織,使通氣順利。 3.對由鄰近器官腫物長期壓迫而氣管壁軟化所致的狹窄,在解除壓迫的基礎上,用肋骨片外撐固定軟化區,克服狹窄。 4.對狹窄區太長,不適宜作切除病變行對端吻合術者,可在氣管內置管,通過造口引出體外,以解除氣管梗阻,確保呼吸通暢。 5.嬰兒、兒童的氣管病變作切除對端吻合術,必須慎重。因嬰兒或兒童的氣管對端吻合口張力的耐受低于成人,且氣管管腔直徑小,耐受水腫差,因此應盡可能將手術推遲。 6.在治療過程中應重視抗感染治療。因感染可加重氣管梗阻程度,增加治療困難、亦可引發氣管完全梗阻等危險。

    用藥原則
      1.病變局限感染癥狀輕者,用藥以“A”為主。 2.病變廣泛、感染重者,選用藥物可包括用藥框限“A”、“B”或“C”。

    輔助檢查
      1.病變局限,感染不重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病變范圍廣泛或感染重者,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

    療效評價
      1.治愈:病變切除后,癥狀消失,通氣通暢。 2.好轉:病變切除或置管后,癥狀改善。 3.未愈:癥狀未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086 second(s), 755 queries, Memory 2.3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