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遺尿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4

      3歲以上小兒,如沒有神經系或泌尿生殖系器質性病變,夜間入睡后,無意識地排尿,稱遺尿癥,俗稱“尿床”。嬰兒不能控制排尿是正常現象,直至5歲時約有15%小兒仍然有夜間遺尿,10歲者約有5%,15歲時減至1%-2%。大部分女孩到2歲時白天和夜間都不遺尿。夜間遺尿的男孩較女孩多50%。若夜間床鋪從未干過則稱原發性遺尿。約25%小兒夜間已不遺尿,至12歲時又復有夜間遺尿,平均持續2.5年,稱繼發性遺尿。

    臨床表現
      1.3歲以上兒童睡眠中突然發生排尿。 2.發生遺尿的次數輕重不一,有一夜遺尿數次或數日遺尿一次不定。

    診斷依據
      1.睡眠狀態下突然發生排尿。 2.泌尿系及神經系檢查無異常。

    治療原則
      1.去除不良精神壓力,改變飲水習慣,根據遺尿習慣,訓練排尿。尋找、去除誘發因素。 2.針灸、穴位藥物注射。 3.藥物治療。

    用藥原則
      如患兒睡眠過熟,可給予中樞神經頭奮劑丙咪秦治療,一般給藥數月。抗膽堿藥物可增加遺尿癥小兒的功能性膀胱容量;可減少無抑制性膀胱收縮,故可能對尿流動力學紊亂所致的遺尿癥有效。遺尿丁可治愈50%遺尿癥,但停藥后60%可復發。擬交感神經藥如麻黃素,苯丙胺可增加括約肌的張力。

    輔助檢查
      1.檢查框限“A”主要用于遺尿癥一般診斷; 2.為排除神經系,泌尿系器質性病變,可選用檢查框限“B”、“C”中的檢查專案。

    療效評價
      1.治愈:睡眠中遺尿癥狀消失。 2.好轉:睡眠中遺尿次數減少,癥狀減輕。 3.未愈:遺尿次數無減少,癥狀無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723 second(s), 787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