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膀胱腫瘤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4

      膀胱腫瘤是常見的泌尿系腫瘤。臨床上所見大量血尿患者約50%是由膀胱腫瘤引起。惡性占80%,男多于女,約為4:1,絕大多數年齡在40歲以上。小兒及青年則多為非上皮細胞性腫瘤。病因復雜、臨床大部分病人不明原因。

    臨床表現
      1.間歇性無痛性全程肉眼尿、終末加重。 2.腫瘤位于膀胱頸可有排尿障礙,晚期可有尿頻、尿急、疼痛、貧血及消瘦等癥狀。

    診斷依據
      1.間歇性無痛性血尿。 2.膀胱造影示膀胱內有充盈缺損。 3.超聲檢查示膀胱壁上乳頭狀低回聲區突入膀胱內。 4.CT掃描顯腫瘤影相。5.主要膀胱鏡檢查,見膀胱內有腫物,活檢證實為腫瘤。

    治療原則
      1.淺表膀胱腫瘤可采用以下方法:(1)經尿道電切;(2)經尿道電灼;(3)經尿道鐳射治療;(4)膀胱切開腫瘤電切術。 2.浸潤性腫瘤應根據腫瘤大小、部位、數目,分級及分期決定膀胱部份切除術,膀胱全切除術及腸道代膀胱術或尿流改道術,必要時行淋巴結清掃術,晚期膀胱癌不能切除者為減輕癥狀可作尿流改道術。 3.化學治療,常用方法為抗癌藥物腔內灌洗,多作預防腫瘤復發。常用藥有塞替呱、絲裂酶素及阿霉素等。不能作切除腫瘤者可全身用藥化療。 4.免疫治療,卡介苗膀胱內灌注對預防腫瘤再發效果較好。 5.放射治療,用于晚期腫瘤切除不徹底者。

    用藥原則
      1.早期或淺表腫瘤作手術治療后,采用藥物作膀胱灌注以防復發,其中以卡介苗和表阿霉素使用效果較為滿意。 2.全膀胱切除及腸道代膀胱術或尿流改道術后可采用全身化療。 3.不能手術或不能徹底手術者,全身化療有一定效果。

    輔助檢查
      凡不明原因出現肉眼血尿的患者,都應行泌尿系統全面檢查,膀胱鏡檢查尤為重要。

    療效評價
      1.治愈:(1)切除的病理標本邊緣,經病理檢查未見腫瘤細胞浸潤;(2)血尿消失;(3)尿細胞學檢查三次陰性。 2.好轉:(1)尿腫瘤細胞陽性或可疑;(2)腫瘤原發源或轉移源縮小,癥狀減輕,全身情況好轉; 3.未愈:(1)腫瘤范圍無變化或擴大;(2)癥狀及全身狀況無明顯改善者。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2.295 second(s), 483 queries, Memory 1.8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