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急性闌尾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3

      民間俗稱“盲腸炎”,這是在解剖部位上的一種誤解,實際闌尾是在盲腸末端的一個廢用性器官。如果發生了感染時,則容易發炎而導致發病。其誘因可能來自糞石梗阻、淋巴增生、寄生蟲侵入等。 該病根據發病急緩和輕重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可發生膿腫、壞疽和穿孔導致腹膜炎等并發癥。 一般診斷治療并不困難,予后良好。但由于闌尾的末端幾乎可以位于腹部的任何一個部位。所以,其體征可能有極大差異。因此,須和其他急腹癥進行認真的鑒別,以免誤診。


    臨床表現
      1.急性發病,腹痛多起于上腹或臍周,開始痛不重,位置不固定,數小時后腹痛轉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持續性加重。部分患者病起即出現右下腹痛。 2.早期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或便秘。尚有乏力,頭痛,畏寒發熱,腹脹等全身癥狀。 3.右下腹(麥氏點多見)固定壓痛反跳痛,肌緊張,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特殊病人或盲腸后位等位置闌尾炎壓痛深在,反跳痛肌緊張等腹膜炎刺激征不明顯。 4.直腸指診,直腸右前方有觸痛;結腸充氣試驗;腰大肌試驗;閉孔內肌試驗;咳嗽試驗及觸痛試驗等有助于早期或位置深在闌尾炎的診斷。


    診斷依據
      1.急性發病,轉移性右下腹痛或初起即為右下腹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 2.右下腹固定壓痛反跳痛,肌緊張。 3.直腸右前方觸痛或結腸充氣征或腰大肌征或閉孔內肌征或咳嗽和觸痛試驗征陽性。 4.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不同程度增高。 5.B超發現闌尾腫脹,積液或包裹積液(膿)。


    治療原則
      1.抗生素的應用。 2.補充水、電解質、維生素。 3.支持治療。 4.中藥。 5.手術治療。適用于各種類型闌尾炎及闌尾膿腫包裹局限不好,有破潰危險及全身中毒趨于惡化者。


    用藥原則
      1.一般患者可選用“A”、“B”兩類藥物; 2.非手術方法用“A”項抗生素效果欠佳可改用“C”類藥物。


    輔助檢查
      1.一般患者可選“A”項檢查;伴腸梗阻或鑒別診斷有困難可為做“B”框限檢查; 2.診斷無法明確可選“C”項檢查。


    療效評價
      1.治愈:癥狀消失,經抗生素治療或行闌尾切除術,傷口一期愈合無其他并發癥。 2.好轉:闌尾未切,經非手術治療癥狀明顯緩解。 3.未愈:闌尾未切除,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或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5.763 second(s), 1108 queries, Memory 3.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