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物與醫學 » 正文

    急性膽囊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23

      急性膽囊炎是膽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80%伴有膽囊結石,是臨床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引起本病的常見原因包括:1.結石在膽囊管嵌頓引起梗阻、膽囊內膽汁郁積,濃縮的膽鹽損害膽囊粘膜引起炎癥。2.細菌感染,常見的致病菌為大腸桿菌,產氣桿菌,綠膿桿菌等,大多從膽道逆行而來。3.化學刺激:高濃度膽汁酸鹽刺激膽囊粘膜 引起急性炎癥。近年來,隨著國人的飲食習慣的改變和高齡化,城市人的膽囊結石發病率明顯升高,故急性膽囊炎以城市居民為多,成年人發病率高,老年人發病率更高,肥胖女性發病率高,據統計女:男為2:1。本病急性癥狀反復發作可轉為慢性膽囊炎。目前本病外科治療治愈率高。病情輕的單純性膽囊炎可選用藥物治療;對于化膿性或壞疽性膽囊炎應及時手術治療,避免并發癥發生。


    臨床表現
      1.突發性右上腹持續性絞痛,向右肩胛下區放射,伴有惡心、嘔吐。 2.發冷、發熱、納差、腹脹。 3.10%病人可有輕度黃疸。 4.過去曾有類似病史,脂餐飲食易誘發。膽囊結石引起者,夜間發病為一特點。 5.右上腹肌緊張,壓痛或反跳痛,莫菲(Murphy)征陽性。30%-50%病人可觸及腫大膽囊有壓痛。


    診斷依據
      1.白細胞總數>10×10的9次方/L核左移。 2.腹部X線攝片膽囊區可見陽性結石。 3.B超檢查示膽囊增大,壁厚>3.5mm,內有強光團伴聲影。 4.靜脈膽道造影膽囊不顯影。 5.CT或MR顯示膽囊結石。


    治療原則
      1.低脂飲食或禁食,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 平衡失調。 2.抗感染。 3.解痙止痛。 4.利膽。 5.病情危重者可酌情應用激素。 6.手術治療:手術指征有:藥物治療無效、癥狀加重者;有寒戰、高熱、白細胞20×10的9次方/L以上,膽囊腫大,明顯壓痛者;膽囊壞疽穿孔或有腹膜炎者;老年病人,癥狀重,可能發生穿孔者。手術方法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開腹膽囊切除術;膽囊造瘺術。


    用藥原則
      1.癥狀輕者口服33%硫酸鎂、顛茄合劑,聯合應用抗生素, 2.癥狀嚴重者,加靜滴滅滴靈或頭孢類抗生素如菌必治西力欣等加強支持療法。 3.禁食、輸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輔助檢查
      以“A”項檢查為主,“A”項查后不能確診或疑有其他并發病時加選“B”項檢查。


    療效評價
      1.治愈:經藥物或于手術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切口愈合,無并發癥。 2.好轉:經藥物或膽囊造瘺后急性癥狀緩解。 3.未愈:治療后癥狀體征未改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5.616 second(s), 1076 queries, Memory 2.9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