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白頭白嘴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0

    病原
    此病是由一種粘球菌引起的。菌體細長,粗細幾乎一致,而長短不一。菌體一般寬0.8毫米、長5~9微米,柔軟而易曲繞,無鞭毛,滑行運動。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25℃,ph6.0~8.5之間都能生長。

    病癥
    病魚自吻端到眼前的一段皮膚呈乳白色。唇似腫脹,嘴張閉不靈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難。口圈周圍的皮膚腐爛,稍有絮狀物粘附其上,故在池邊觀察水面游動的病魚,可清楚地看到“白頭白嘴”的癥狀。病魚體瘦發黑,反應遲鈍,有氣無力地浮動,常停留在下風處近岸邊,不久就會出現大批死亡。


    流行情況
    白頭白嘴病是夏花培育池中最常見的嚴重魚病之一,草、青、鰱、鳙、鯉的魚苗和夏花魚種均能發病,尤其對夏花草魚危害最大。魚苗培養20天左右以后,若不及時分塘,就容易發生此病,發病快,來勢猛,我國華中、華南地區最為流行。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消毒,合理放養和及時分塘。
    (2)用漂白粉(含30%有效氯)全池遍灑,每立方米水用藥1克,每天1次,連續2天。
    (3)或用生石灰全池遍灑,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
    (4)用烏蘞莓(五爪龍)、硼砂合劑治療,每立方米水用烏蘞莓5~7克、硼砂1.5~2克,每天灑藥1次,連續3天,病情嚴重的應連續灑藥6天。
    (5)用五倍子全池遍灑,每立方米水用藥2~4克。
    (6)用烏桕葉治療。每立方米水用烏桕葉干粉6.25克,或鮮葉25克;用含2%的生石灰水浸泡并煮沸10分鐘,全池遍灑。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20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