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biāo)識 上網(wǎng)做生意,首選VIP會(huì)員| 設(shè)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jī)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wù)號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水生與海洋生物學(xué) » 正文

    斜管蟲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9-20

    病原
    為鯉斜管蟲寄生而引起的。蟲體有背腹之分,背部稍隆起。腹面觀左邊較直,右邊稍彎,左面有9條纖毛線,右面有7條,每條纖毛線上長著一律的纖毛。腹面中部有一條喇叭狀口管。大核近圓形,小核球形,身體左右兩邊各有一個(gè)伸縮泡,一前一后。

    病癥
    寄生在魚的鰓、體表,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皮膚表面形成蒼白色或淡藍(lán)色的粘液層,組織被破壞,影響魚的呼吸功能。病魚食欲差,魚體消瘦發(fā)黑,靠近塘邊浮在水面作側(cè)臥狀,不久即死亡。


    流行情況
    此病流行廣泛,對魚苗、魚種危害較大,能引起大量死亡,該寄生蟲繁殖最適溫度為12~18℃,初冬和春季最為流行。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殺滅底泥中病原。
    (2)魚種入池前每立方米水用8克硫酸銅或2%食鹽浸洗病魚20分鐘。
    (3)每立方米水用0.7克硫酸銅與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遍灑。
    (4)防治金魚斜管蟲病可用2%食鹽溶液浸洗5~15分鐘,或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錳酸鉀,在水溫10~20℃時(shí),
    浸洗病魚20~30分鐘;水溫在20~25℃時(shí),浸洗15~20分鐘;水溫在25℃以上時(shí),浸洗10~15分鐘。

     
    [ 網(wǎng)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guān)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diǎn)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5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