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水產養殖:革胡子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0
    一、形態特征
    革胡子鯰與本地胡子鯰相比,其頭更扁平,體更延長,頭背部有許多骨質微粒突起,呈放射狀排列。體表無鱗,呈灰褐色,體兩側有黑色斑點和不規則的灰白色云狀斑塊,胸腹部白色。吻寬鈍,口稍下,觸須發達,眼小,胸鰭棘短。鰓腔里有發達的石花狀、扇狀輔助呼吸器官,不僅能在缺氧的條件下生存,離水后也能生存較長時間。
    革胡子鯰屬底層魚類,厭強光,喜棲息在陰暗處,溫度越高,生長越快。有一定的鉆泥能力,耐低氧,具有互相殘殺的習性。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
    二、人工繁殖
    1、親魚培育:親魚培育池可用土池和水泥池,要求池底平坦,排、注水方便,水深1.5米左右。放養前要進行清池消毒,放養密度,土池每畝放養250~300公斤,水泥池每立方水體2.5公斤,雌雄混養。放養時間一般在3月中旬,親魚強化培育期,應加強喂養,主料配投喂小雜魚、蠶蛹等,每天投喂兩次,水泥池宜投喂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的餌料,注意經常加注新水。
    2、孵化:親魚產卵后,把粘有受精卵的魚巢移入孵化池進行孵化。孵化的關鍵是保持水質的清新和控制水位。孵化過程中避免陽光的直射,水溫在22~30℃左右為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孵化率降低。孵出后的仔魚,待卵黃囊基本吸收后,再放到魚苗培育池中進行飼養。
    三、魚苗培育
    一般采用不泥池培育方法,具有管理方便、捕撈容易、能防敵害、成活率較高的優點。面積不宜過大,池高1米左右,有排注水口。魚苗放養密度可視出池規格而定,一般培育15天左右便可達出池規格。在魚苗培育期間,主要的飼養管理工作是投餌和調節水質,魚苗初期的餌料以輪蟲、水蚤等浮游動物為最佳,也可投喂蛋黃,隨著魚體的逐漸增長,可改投絲蚯蚓或切碎的魚蝦肉等,日投兩次。還應控制好水質,使水質清新,溶氧充足。
    四、成魚養殖
    1、池塘單養:魚種放養前,池塘要進行清整消毒,消毒后2~3天施入基肥、培肥水質。魚種放養時間一般在6月以后。放養時規格要求整齊,以免大小殘食,下塘時最好用2%濃度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分釧。革胡子成魚飼料較雜,可說地利用各種動植物飼料資源,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顆粒飼料投喂,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使魚養成定點吃食的習慣。對于水源方便的池塘,要適當施肥,可降低飼料系數,減少生產成本。也應注意水質變化,及時換注新水。
    2、成魚池混養:這是一種普遍養殖的方式,把革胡子鯰同池塘原有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魚混養在一起,具有充分利用水體空間,提高產量的優點;祓B革胡子鯰的池塘,不能放養肉食性魚類,以每年的7~8月放養為宜。混養革胡子鯰的池塘,不需增加飼量,池塘過肥或高產池塘,不宜進行混養。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8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