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發育生物學 » 正文

    卵黃囊(yolk sac)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位于胚體腹方包圍在卵黃外的具有豐富血管的膜囊。與胚體中腸相通的緊縮部分稱卵黃囊柄。囊壁是由內層的胚外內胚層和外層的胚外中胚層組成。爬行類和鳥類的卵富含卵黃,卵黃囊很大,有貯存、分解、吸收和輸送營養物質的功能。卵黃囊隨胚體的增長及卵黃的消耗而逐漸萎縮,最終被吸收到體內,融合形成小腸的一部分。低等哺乳動物的卵富含卵黃,其卵黃囊相當發達;胎生哺乳動物的卵為少黃卵,其卵黃囊小且不含卵黃。人胚胎于第5周末,其卵黃囊與原腸斷離,逐漸退化,至第7周,成為直徑小于5毫米的小囊,殘存于胎盤表面。人胚卵黃囊的發生也是重演系統發生的現象之一。人卵黃囊上的胚外中胚層在第3周便形成的許多血島,它是胚胎最早形成血管和血細胞的部位,為早期胚胎(10周前)的造血場所,卵黃囊動、靜脈將參與腸系膜動脈及肝門靜脈的形成。由于原始生殖細胞最早也出現于卵黃囊壁,因而卵黃囊又是生殖細胞的最初發源地。卵黃囊也可出現于其他脊椎動物及軟體動物頭足類。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7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