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發育生物學 » 正文

    貝爾法則(Baer'slaw)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一種規律。由生物學家馮·貝爾(KarlErnstvonBaer)于1828年提出,故名。貝爾長期從事脊椎動物胚胎發育的研究。當他比較了不同脊椎動物的胚胎發育時,得出了以下重要結論:(1)每一較大動物類群的共同性狀比專門性狀形成得較早;(2)先出現最共同的性狀,然后出現較專門的性狀,最后才出現最專門的性狀;(3)不同綱動物的胚胎最初是相似的,在以后的發育中才逐步分歧。就是說,不同綱脊椎動物的早期胚胎是極其相似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門的性狀最先出現,隨后才依次出現目、科、屬、種的性狀。這種規律被稱為貝爾法則。達爾文很重視貝爾的上述發現。并把它看作是生物進化的胚胎學證據。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16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