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遺傳學 » 正文

    純系學說(pure line theory)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23

       丹麥植物遺傳學家約翰森(W.L.Johannsen,1857~1927)根據菜豆選種試驗結果于1909年提出來的一種學說。認為植物連續自交若干代后,能形成基因型純合的品系,即純系。由于環境的影響,純系中各個個體在一些數量性狀(如豆粒的重量)會出現變異,但對這種變異進行選擇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的后代仍會在純系的范圍內發生變異,這就是他提出的所謂純系內選擇無效的觀點。純系內個體差異由環境影響造成,是不遺傳的,故純系內選擇無效。純系學說區分了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指出在純系內對由環境影響造成的變異進行選擇是無效的。長期以來它是自花授粉作物單株選擇育種的理論根據。但他所指的純系,僅就菜豆粒重這一性狀而言,并未涉及所有性狀;何況“純”只是相對的,所謂純系在日益擴大繁殖的情況下,由于天然雜交和突變,必然會發生基因的分離和重組。育種實踐表明,在“純系”內進行選擇也不是完全無效的。他把純系學說與達爾文進化論聯系起來,認為選擇只能對現成的遺傳差異起分類和過篩的作用,并不能創造新種。這樣的看法現在看來也是站不住腳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42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