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遺傳學 » 正文

    遺傳平衡多態(tài)性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9-19
        當選擇壓力向兩個方面進行時,一方面是有害等位基因的維持,另一方面是它們的消除。也就是在一個群體中,只要等位基因存在,就會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基因型,其中最低的基因頻率也不能僅用突變來維持,各基因型達到了遺傳平衡,這種情況稱為平衡多態(tài)性(balanced polymorphism)。人類許多基因座位都存在著多態(tài)性,最穩(wěn)定的多態(tài)性是突變基因由于有選擇優(yōu)勢而形成。例如鐮形細胞貧血癥,在非洲黑人中,其純合患者(HbsHbs)可高達4%,Hbst HbA的基因頻率分別為0.2和0.8。純合子一般死亡。雜合子在群體中可高達32%,這是因為雜合子的血蛋白結構的有抗瘧性,其適合度略高于正常人(HbAHbA)。這樣,在惡性瘧疾流行時,雜合子具有選擇優(yōu)勢。雜合子的這種選擇優(yōu)勢補償了純合患者死亡所失去的隱性基因(HbsHbs),因而維持了群體中的平衡多態(tài)性。類似的情況還有其它的有害基因,如地中海貧血、血紅蛋白C、G6PD缺陷以及Duffy血型的Fy基因等。它們所以能在一定群體中維持較高的基因頻率,就是因為有抗瘧性使雜合子受到保護之故。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76 second(s), 618 queries, Memory 2.1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