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遺傳學 » 正文

    遺傳漂變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9-19

      由于某種機會,某一等位基因頻率的群體(尤其是在小群體)中出現世代傳遞的波動現象稱為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也稱為隨機遺傳漂變(random genetics drift)。這種波動變化導致某些等位基因的消失,另一些等位基因的固定,從而改變了群體的遺傳結構。在大群體中,不同基因型個體所生子女數的波動,對基因頻率不會有明顯影響。小群體的人數少,并與總人群相隔離,這種社會和地理因素形成的小群體,A基因固定(A=1),而a基因人很少,a基因的人如無子女,則a基因就會較快在人群中消失,造成此小群體中基因頻率的隨機波動。這種漂變與群體大小有關,群體越小,漂變速度越快,甚至1-2代就造成某個基因的固定和另一基因的消失而改變其遺傳結構,而大群體漂變則慢,可隨機達到遺傳平衡。一些異常基因頻率在小隔離群體中特別高,可能是由于該群體中中少數始祖所具有的基因,由于遺傳漂變而逐漸達到較高水平,這種現象稱為建立者效應(founder effect)。例如,太平洋的東卡羅林島中有5%的人患先天性色盲。據調查,在18世紀末,因臺風侵襲,島上只剩30人,由他們繁殖成今天1600余人的小群體,這5%的色盲,可能只是最初30人建立者的某一個人是攜帶者,其基因頻率q=1/60=0.016,經若干世代的隔離繁殖,q很快上升至0.22,這就是建立者效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29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