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命科學總論 » 正文

    同效基因 multiple genes polymeric genes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6

      座位不同的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基因,具有表現相同性狀作用時稱為同效基因(HNilsson-Ehle1909)。各基因之間的作用有互補和累加二種,如把車前草的具斑紋的系統與正常的綠色系統雜交,F2綠色對斑紋之比為151。這里假定有不連鎖的二對等位基因,只要帶有其中一個顯性基因這個個體就成為綠色,也就是說二對等位基因中各自的顯性基因,作用上是相互等同的,都能顯示充分的顯性效應,或是當一對基因中有顯性基因而第二對基因中全是隱性基因時,照舊可顯示其顯性作用,這樣就可說明出現151分離的原因。這時,在表現程度上與顯性基因的數目多少沒有關系,但小麥的籽粒顏色的遺傳則與三對同效基因有關,然而由于各別的顯性基因的作用可以等價地累加,因此在F2中顏色的深淺可以分離成6個等級。即使在具有同樣數量的顯性基因的等級之中,由于環境不同也有差異,所以事實上就表現為連續的變異。這一連續性隨著同效基因對數目的增加而變得更為顯著。對數目很多的同效基因則稱為同效多基因。多基因也被看作為數目很多的同效基因。同效基因有n對時,在F2中產生的純合隱性性狀的個體的分離比是(122m(例如同效基因是三對時分離比是164,是4對時則為1256)。如果使分離的各等級的后代進行自體繁殖,就可以識別這些等級是同效基因還是環境變異所造成。當有關的同效基因數目不多時,根據F2的各等級的分離比能推斷出有關同效基因的數目。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4.208 second(s), 963 queries, Memory 2.7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