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命科學總論 » 正文

    透明質酸酶 hyaluronidase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6
      使透明質酸產生低分子化作用的酶之總稱。目前已發現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酶:(1)水解透明質酸、軟骨素、硫酸軟骨素的β-N-乙酰基-D-氨基己醣苷鍵的氨基己醣內苷酶(EC3·2·1·35睪丸透明質酸,肝溶酶體和皮膚的透明質酸酶);(2)水解透明質酸的β-D-葡糖醛苷鍵的葡糖醛內苷酶(EC·32·1·36,蛭);(3)裂解透明質酸的β-N-2酰基-D-葡糖胺鍵的葡糖胺內裂解酶型的酶〔EC4221肺炎雙球菌(Pneumococcus)、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梭菌屬(Clostridium)等的細菌透明質酸酶〕;(4)裂解透明質酸、軟骨素、硫酸軟骨素的β-N-乙酰基-D-己糖胺內裂解酶〔黃桿菌屬(Flavobacterium)和變形菌屬(Prot-ecus)等的軟骨素酶〕。這些酶的各自反應的最終產物也不一樣。(1)酶的終產物是以四糖為主,以己醣胺為還原末端的各種寡糖混合物;(2)是以葡醣醛酸為還原末端的寡糖混合物;(3)、(4)是以△4-糖醛酸為非還原末端的不飽和雙糖〔但是鏈霉菌屬(Streptomyces hyalurolyticus)的酶為飽和四糖和不飽和六糖〕。它們都作為粘多糖結構的研究和粘多糖的鑒定,定量的試劑而被廣泛應用,市售商品也多。動物肝透明質酸酶是粘多糖代謝分解排泄機制的一個環。前列腺素和蛭的透明質酸酶作用于結締組織的基質(matrix),破壞其高級結構,對于提高通透性具有作用。過去稱為擴散因子(Spreading fact-or)的,其實質不外就是透明質酸酶。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1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