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命科學總論 » 正文

    螅狀幼體 scyphula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6-08-11

      1)亦稱缽口幼蟲。缽水母綱中的碟狀體,即冠水母目、旗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目的浮浪幼體固著并長出足盤、口盤、口、16個觸手、隔膜和漏斗等,這時的幼體稱為螅狀幼體。亦可稱為水母水螅體,是水螅芽體、珊瑚水螅體的對應詞。繼螅狀幼體之后,在口盤的下方發(fā)生橫分裂(稱為橫裂體),形成碟狀幼體而游離。

     

      (2)有刺胞動物的浮浪幼體在營游泳生活后,固著于它物,而發(fā)育成為原始的水螅型,稱為螅狀幼體。浮浪幼體之固著面成為基盤,長出匍伏根,上端發(fā)育成口盤,口開于中央,在口盤周圍突出體壁長出數條觸手,即成為螅狀幼體。螅狀幼體進一步發(fā)育,則完成水螅型。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59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