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草藥實用技術專題 » 正文

    中藥材的產地加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26
            中藥材的產地加工又稱初加工。適宜的初加工可保持藥效,降低一些藥材的毒性,防止藥材霉爛變質,便于貯運。
      將藥材先進行清選,包括挑選、篩選、風選、漂洗等,然后去除非藥用部位,再進行干燥處理。一些藥材在干燥過程中必須進行揉搓,如山藥、黨參、麥冬、玉竹等。有些藥材在干燥之前需進行蒸、煮、燙處理,如天麻、地黃、山藥、何首烏、黃精等。多數根和根莖類及皮類藥材在半干燥時應停止干燥,密閉堆積使之發熱,內部水分向外蒸發時遇堆外低溫凝結成水珠附于藥材的表面,稱為發汗,如玄參、丹參、板藍根、大黃、黃芪、薄荷、厚樸、杜仲等。藥材的干燥分為自然干燥和人工加溫干燥。自然干燥法分為曬干、陰干、晾干。曬干為常用方法,但含揮發油的藥材不宜采用此法。人工加溫干燥法可分為炕干、烘干、紅外干燥等。一般溫度以50-60℃為宜,多汁果實類藥材可用70-90℃的溫度。干燥的藥材斷面色澤一致,相互敲擊時聲音清脆響亮。葉、花、全草類藥材用手折易碎斷,葉、花手搓易成粉末。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94 second(s), 591 queries, Memory 2.2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