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中草藥實用技術專題 » 正文

    穿心蓮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25
     一、育苗(一)選地整地。選擇向陽、肥沃、平坦、排灌方便、疏松的壤土。翻地2—3次作高畦,畦寬1.1—1.2米,排水溝20厘米深,施足細末糞肥,每30平方米苗床施200公斤,磷肥1公斤,苗床土與底肥充分混合,整細耙平踩實,進行苗床消毒和殺滅地下害蟲,用辛硫磷、敵克松按每100斤水各兌100克藥潑苗床。(二)播種。4月初晴天撒播為宜,播種處理:為提高種子發芽率,播前用40—45℃的溫水浸種1—2天,并用細沙拌種擦傷種皮法處理。將處理后的種子與草木灰或細土拌勻,均勻撒播在苗床上(7平方米播1兩種),蓋一層細土,以剛蓋住種子但仍有少量種子外露為宜,隨后用噴霧器淋濕蓋土,蓋塑料薄膜,以提高土溫,薄膜上再蓋一層稻草。(三)苗床管理。出苗前保持苗床濕潤,不使表土干燥發白,一般在上午9、10點鐘打開薄膜用噴壺澆水,天氣干旱時下午3、4點鐘再噴一次,相對濕度保持在70—80%。苗出齊后可減少澆水次數,適當控濕,以防猝倒病發生,苗床溫度白天以25—30℃為宜,夜間最低溫度應保持在20℃以上為好,一般傍晚加蓋草簾保溫,次日太陽照到畦面時揭開,中午溫度過高時要把塑料薄膜兩邊揭開通風,先拉開一小縫,然后逐漸加大,5月底6月初苗床溫度20℃左右時揭開覆蓋物煉苗,適當控水,促根系發育良好和幼苗生長,以適應移栽后的環境條件。

    二、移栽。當苗高2寸,有3—4片真葉時移栽,移栽前一天澆透水便于帶土起苗,成活率高。株行距0.8—1尺,畝栽5000—8000株。穿心蓮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地均可種植,但以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質疏松,排灌條件好的地方為好,可凈作、果園間作、多種作物套種(忌茄科作物為前茬,以免感染黑莖病),栽時注意使根系舒展,深淺合適,栽后及時澆水保濕。

    三、田間管理。施肥以氮肥為主,緩苗期(一般10天)后,每半月施肥一次,苗高15厘米時可摘心,促萌發側芽,提高產量,6、7、8月高溫季節正值穿心蓮旺盛生長期,此時要及時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穿心蓮高30—40厘米時可培土加固植株,防止風害。

    四、采收。穿心蓮于開花現蕾前(頂梢開始變尖)割取全部地上部份,運至院壩及時翻曬至莖桿發脆。

    五、主要病蟲害及防治(一)主要病害。立枯病,俗稱“爛秧”,幼苗1—2對真葉時易發生。枯萎病,幼苗期易發生。黑莖病和疫病,7—8月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生,防治方法:通風、控濕、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用1:1:120波爾多液噴霧。(二)蟲害。主要有螻蛄和小地老虎。防治方法:90%敵百蟲1000倍或75%辛硫磷700倍澆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061 second(s), 101 queries, Memory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