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樹樁盆景切壤控長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02

    樹樁盆景切壤控長法
                

     

    樹樁盆景進入正常培養后,為達到控制枝葉正常生長,促使莖干蒼勁,節間密集的目的,通常利用控長法,諸如扣肥、綁扎、刻傷、修剪等處理手法。但是,植株在原盆中生長到一定時間,根覆滿盆面,須換盆以進一步促其形古拙;或仍需保持原盆風貌;或大型者無盆可適植等情形。但如何延長原盆培養期?為此,筆者介紹自己通過多次實踐的一種切壤控長法,述之于同行。 事前,應視樁景所占盆面的比例,在不影響植株生長與吸收的條件下,確定切壤點及面積的大小。對于主根布滿盆或需要長期控長促壯枝者應分批切壤,最忌急于求成,否則樁景因根系損傷過重,導致營養供不應需,生態循環失調,甚者亡之。 切壤控長法的具體操作程序:距盆面樁基周圍5。一般不宜切壤,露根式中、小樁景,根系滿盆,樁基無多余空間,可于所露主根的空隙處間隔切壤。切壤前,首先刨松表土,適當保護一些發達、健壯的根系,然后用利刃(以刀刃與刀背呈45度的寬片鋼刀為佳)豎向切壤并取出,填人經消毒的疏松、肥沃的培養土,理順保留表層健壯根系。大型樁景切壤點可多些,切后并施以適量基肥,再覆蓋培養土,一切就緒澆足水。 切壤時間一般于春季萌動前和秋季休眠后進行。針對大型樁景,亦可在生長期施用此術控長,但切壤應少。控長法特點:刺激植株抑制生長,延緩根系老化,增強新陳代謝能力,促使莖干粗拙。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75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