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觀賞棗盆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02

    觀賞棗 盆景
                

     

     棗是我國傳統的果樹種類,南北方均有栽植。發展觀賞棗用于城鎮綠化、庭院美化和盆栽觀賞,有廣闊前景。 
      1、觀賞棗的適栽品種 
      (1)冬棗。11月上旬成熟,單果重30克,果實圓形鮮紅色,皮薄肉脆,汁多味甜。 
      (2)秤砣棗。9月中旬成熟,單果重15克,果肩有溝棱,光亮美觀,肉厚核小,色紅,甜脆濃香。 
      (3)梨棗。9月成熟,單果重28克,皮淡紅色,肉質酥松清脆,是國內目前大力推廣的豐產栽培品種。從中選出的晉矮4號適宜盆栽。 
      (4)茶壺棗。9月下旬成熟,單果重11克,果實有一對突出物似壺嘴壺把,色澤棕紅光亮,果肉細密甘甜,早果。 
      (5)紅珍珠。8月下旬成熟,單果重13克,果實圓形紅色,結果密集,果肉脆嫩濃甜,樹冠極易造成。 
    (6)胎里紅。又名黑珍珠。果實長圓形,生長期顏色由黑紫色變為紫紅色,繼而變為粉紅色再變成紫紅色,花朵也由紅變成黃色,極具觀賞零售價值。 
    (7)辣椒棗。9月下旬成熟,單果重13克,果形像紅辣椒,果端尖翹,極為美觀,肉質松脆香甜。 
    (8)葫蘆棗。9月成熟,單果重9克,果倒長卵形,上半部中腰細陷,形如寶葫蘆,品質上佳。 
    (9)龍骨棗。又叫龍須棗,單果重3克,樹形盤曲奇特,易于造形,早果,適于盆栽。 
    2、栽培技術要點 
    (1)種植要求 觀賞棗可種植于道路兩旁、庭院四周,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若定植點土壤貧瘠,則需挑培菜園土、塘泥或土憷肥改土。選擇壯苗在2~3月間大坑種植;若盆栽,盆口直徑應在50~100厘米。無論地栽盆栽,均要施足有機肥,淋足定根水。 
      (2)整形修剪 
      作觀賞用的樹形以自然開心形或小冠疏層形較好。定植后留主干高30~40厘米,分主枝3~4個或培養干層;主枝間距5~15厘米,若盆栽觀賞棗則適當矮化縮小。每個主枝選留2~3個副主枝和適量輔養枝。觀賞棗的修剪以初冬和夏為主,主要疏剪徒長枝、細弱枝、干枯枝、病蟲枝和擾亂樹形的冠外枝。在生長旺季,要注意抹芽疏梢、摘心和拉枝,培養美觀獨特的樹冠。 
      3、肥水管理 
      觀賞棗定植2年內主要以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定植萌芽后10天可株施尿素5~10克,漚制稀薄人畜糞水2~4千克,以后每隔40~60天再追施一次,用量可隨樹冠擴大而增加;10月中旬追施基肥和越冬肥,以有機肥和磷肥為主。成年棗樹每年追施芽前肥、謝花肥和采果肥各一次,若盆栽樹則需補充一次壯果肥,施肥以有機肥或復合肥為主。氮磷鉀配合比例為1:0.5:0.8。另外,每年4~10月葉面噴施0.2%硼砂、0.2%磷酸二氫鉀、0.3%尿素以及稀土復合葉面肥,可以促進果實發育,延長葉片壽命。在花期和果實膨大期要及時灌溉與排水。 
       4、花果管理 
      棗為多花樹種,自然坐果率低于2%。要提高坐果率必須加強花果管理。首先要調節樹體營養分布,對嫩枝摘心,短截發育枝,樹勢旺的要適時斷根或環割;其次,在全樹多數結果枝開花5~6朵時噴15~20毫克/千克赤霉素一次;第三、花期噴水可促進花粉發芽,噴水一般應在傍晚或清晨氣溫低時進行;另外,花期噴面噴施硼、鋅、錳和稀土等微量元素或專用花肥,也可促進坐果。觀賞棗在果實成熟時易裂果,樹盤蓋膜(或稻草)和及時灌水,可以防止裂果大量發生。 
       5、病蟲害防治 
      主要有棗銹病、棗瘋病、炭疽病、尺蠖、桃小食心蟲、紅蜘蛛、蚧類和天牛。其防治方法主要是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及時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噴灑。具體防治措施可與生產栽培上的相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12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