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養生之道 » 正文

    孔子長壽秘密 飲食養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01
    孔子長壽秘密 飲食養生

       孔子一生大部分時間不得志,經歷了許多生活紛擾,可是他仍活了73歲。人生七十古來稀,應該說,孔子是長壽的,這與晚年科學飲食有關。
        
        孔子晚年飲食很講究,有“八不食”的習慣,從現在的保健、飲食衛生觀點看,大部分也是正確的,要求是高的。這“八不食”分為三類:

        一、色味方面,食物變顏色了不吃,變味了不吃。

        二、食物質量方面,糧食陳舊了不吃,魚和肉不新鮮了不吃,不時新的蔬菜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調不當的食物不吃,作料放得不當的飯菜不食,從市場上買回的酒和熟肉不吃。

        這八不食,對飲食衛生的要求很全面,對當代人也是一種啟發。

    孔子還很強調吃相,他說:“食不語,寢不語。”就是吃飯時不要說話,睡覺時也不要說話。
        
        孔子有句名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指糧食,“膾”指切碎了的魚或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要多吃經過加工的糧食,吃的肉切得越細越好。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的牙齒不好,腸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減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細不煮爛,便咬不動,會引起消化不良癥。孔子晚年堅持了這一原則,保證了營養的攝入,是他長壽的重要保證。

        孔子的這句話還可作另一種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用美食。美食是經過精巧烹調,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開。現代很多營養學家都主張:保健食品應該是美食,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我們應提倡家庭美食。

    有人一講美食就聯想到豪華的宴會,賓館、高級酒店的菜肴,這樣理解就狹了。其實,家庭也可以制作美食。“美食精細以頤年”,對老年人來說,這不是一種奢求,而是養生的需要。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Processed in 0.901 second(s), 675 queries, Memory 2.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