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分解爆炸性物質使用注意事項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07

    分解爆炸性物質的危險程度,分別用下列符號表示:A=靈敏度大、威力大;B=靈敏度大、威力中等;C=靈敏度大、威力小;A'=靈敏度中等、威力大;B'=靈敏度中等、威力中等;C'=靈敏度中等、威力小。

    注意事項

    1).此類物質常因煙火、撞擊或摩擦等作用而引起爆炸。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其危險程度。

    2).由于這些物質能作為各類反應的副產物生成,所以實驗時,往往會發生意外的爆炸事故。

    3).因為此類物質一接觸酸、堿、金屬及還原性物質等,往往會發生爆炸。因此,不可隨便將其混合。防護方法根據需要準備好或戴上防護面具、耐熱防護衣或防毒面具。

    滅火方法

    可根據由此類物質爆炸而引起延續燃燒的可燃物的性質,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

    事故例子

    在蒸餾硝化反應物的過程中,當蒸至剩下很少殘液時,突然發生爆炸(因在蒸餾殘物中,有多硝基化合物存在,故不能將其過份蒸餾出來)。◆用舊的乙醚進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質,放在烘箱里加熱干燥時發生爆炸,烘箱的門被炸碎。◆將四氫呋喃進行蒸餾回收時,用剩下殘液的同一燒瓶蒸餾數次,即發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氫呋喃的過氧化物之故)。◆當拔出30%濃度的過氧化氫試劑瓶的塞子時,常會發生爆炸。◆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過程中,當加入二氧化錳時,劇烈地發生反應,致使燒瓶破裂。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72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