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實驗技術 » 動物學技術 » 正文

    非人靈長類在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7

    非人靈長類具有許多與人類相似的生物學特征
    一、生物學特征
    1. 猴為雜食性動物;
    2. 有較發達的智力和神經控制。能用手操縱工具。
    3. 具有一般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
    4. 不能體內合成Vc,需從食物中攝取。
    5. 兩頰有頰囊,可貯存食物;
    6. 血型分兩類。一類同人的A、B、O和Rh型相同,另一類是獼猴屬特有的;
    7. 性成熟雄性3歲,雌性2歲,性周期28(21~35)天。適配年齡,雄性4.5歲,雌性3.5歲,壽命為20~30年。染色體21對。

    主要品種、品系
    研究工作中,使用量最多的是舊大陸猴, 其中獼猴屬最為重要。
    1.獼猴屬中作為實驗動物的主要品種
    (1)恒河猴 ;
    (2)熊猴(阿薩密猴,蓉猴);
    (3)斷尾猴
    (4)臺灣巖猴;
    (5)平頂猴(豬尾猴)。

    2.其他品種
    (1)狨猴(囊猴):主要用于生殖生理、寄生蟲、甲型肝炎研究。
    (2)獺猴:用于視覺生理研究。
    (3)夜猴:主要用于視覺和瘧疾研究。
    (4)松鼠猴:主要用于視覺、腦神經和藥理研究。

    二、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非人靈長類在形態和機能上有很多與人相似的部分,是很重要的實驗動物。
    生理學研究
    可用于腦功能,血液循環、血型、呼吸生理、內分泌、生殖生理、神經生理、行為學及老年學等研究。

    其它疾病研究
    可用獼猴復制動脈粥樣硬化模型、慢性氣管炎模型等。

    傳染病研究和疫苗試驗
    非人靈長類是某些人類傳染病病原的易感動物,如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麻疹病毒、愛滋病病毒、痢疾桿菌、結核分枝桿菌等。在腸道桿菌病和結核病研究中是良好的動物模型。在制造和鑒定脊髓灰質炎疫苗時,獼猴是唯一的實驗動物。靈長類動物可用于人的瘧原蟲感染,研究惡性瘧原蟲、間日瘧、三日瘧原蟲。

    生殖生理學研究
    是人類避孕藥研究極為理想的實驗動物。
    行為學和精神病及神經生物學研究
    可用猴震顫動物模型篩選抗震顫性麻痹的藥物。猴對鎮靜劑的依賴性與人較接近,戒斷癥狀較明顯并易于觀察,新鎮靜劑進入臨床前要用猴進行實驗。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14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