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實驗技術 » 動物學技術 » 正文

    犬在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7

    一、生物學特征
    1.聽覺、嗅覺靈敏,反應靈敏,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強;
    2.視力很差,對移動物體感覺靈敏,視野僅20~30m,紅綠色盲。
    3. 嗅腦、嗅覺器官、嗅神經發達,嗅覺極為靈敏;
    4.性成熟280~400天。適配年齡,雄犬1.5~2歲,雌犬1~1.5歲。壽命10~20年。犬有染色體39對。
    5.犬大體分四種神經類型:(1)多血質型;(2)粘液質型;(3)膽汁質型:(4)憂郁質型。由于神經類型不同導致性格不同,用途也不一樣。
    6.具有發達的血液循環和神經系統,內臟與人相似,比例近似。皮膚汗腺極不發達,趾墊有少許汗腺。唾液缺少淀粉酶。

    主要品系、種群
    1.比格犬:又稱小獵兔犬,屬小型犬,短毛,是獵犬中較小的一種。此種犬是公認的實驗用犬。具有以下特點:
    親近人,溫馴易捕,對環境適應力強,抗病力強,性成熟早,產仔多。
    體型小,利于實驗操作;
    遺傳性能穩定且優良,一般沒有遺傳性神經性疾病;
    2.四系雜交犬:由四個品系動物雜交而成,是一種專門適用于外科手術用的犬,具有體型大,心臟大,耐勞,不愛吠叫等優點。
    3.華北犬和西北犬,適合做燒傷,放射損傷等研究。
    4. 狼犬,適合用于胸外科及臟器移植等研究。

    二、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實驗外科學
    犬的應用主要在實驗外科方面。臨床醫生在研究新的手術或麻醉方法時往往選用犬來做動物實驗,取得經驗和技巧后用于臨床。如心血管外科,腦外科,斷肢再植,器官和組織移植等。
    基礎醫學研究

    犬是目前基礎醫學研究和教學中最常用動物之一,尤其是生理、病理研究。犬的神經、血液循環系統發達,適合做失血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脂質在動脈中的沉積,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急性肺動脈高血壓,腎性高血壓,脊髓傳導實驗,大腦皮層定位試驗,條件反射實驗,內分泌腺摘除實驗,各種消化道和腺瘺等。

    藥理、毒理學實驗
    磺胺類藥物代謝研究,各種新藥臨床前毒性實驗。

    人類傳染性疾病研究
    如病毒性肝炎、鏈球菌性心內膜炎、十二指腸鉤蟲、日本血吸蟲等動物模型。

    其它疾病研究
    如蛋白質營養不良,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先天性白內障,遺傳性耳聾,先天性心臟病,紅斑狼瘡病,腎盂腎炎、狂犬病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83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