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實驗技術 » 動物學技術 » 正文

    倉鼠(地鼠)在生物學研究中的應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7

    一、生物學特性
    1.鼠為雜食性動物,食性廣泛;
    2.溫低于9°C時可出現冬眠。
    3.口腔內兩側各有一個頰囊,一直延伸到耳后頸部,由一層薄而透明的肌膜構成,容量可達l0cm3。頰囊缺少腺體和完整的淋巴通路,因此對外來組織不產生免疫排斥反應,可用于異體移植;
    4.金黃地鼠孕期短,胚胎發育快;
    5.地鼠對皮膚移植的反應特別,封閉群內個體間皮膚移植常可存活,并能長期生存下來,但不同群體間移植則100%被排斥。
    6. 金黃地鼠的染色體為22對;中國地鼠的染色體為11對


    主要品種、品系
    1.金黃地鼠:又稱敘利亞地鼠。現有近交系38種,突變系17種,遠交群38種。我國使用最多的是遠交群的金黃地鼠。
    2.中國地鼠,又稱黑線倉鼠、背紋倉鼠。已有群、系20個。我國已育成的有山西醫科大學的山醫群體近交系中國地鼠,軍事醫學科學院的A:CHA白化黑線倉鼠突變群。


    二、金黃地鼠在生物醫學中
    的選擇應用
    腫瘤學研究
    地鼠的頰囊可移植正常組織或腫瘤的組織細胞,適用于腫瘤增移殖、篩選、誘發和治療的研究。金黃地鼠無原發性肺腫瘤,最適合誘發支氣管肺癌和肺腫瘤。

    生殖生理和計劃生育研究
    成熟早,動情周期準確,可確切得知其懷孕日期,妊娠期短,繁殖快,適用于生殖生理和計劃生育的研究。

    血管生理學和微循環研究
    地鼠的頰囊黏膜薄、色淡、透光性好,微血管致密、清晰,適合觀察淋巴細胞、血小板、血管反應,是進行血管生理學和微循環研究的很好的動物模型。

    營養學研究
    地鼠對維生素缺乏敏感,可應用于維生素B2,A ,E缺乏癥的研究。

    傳染病研究
    自發感染病少,但實驗誘發疾病很容易。可用于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研究,如,狂犬病毒、乙型腦炎病毒的研究及其疫苗的生產與小兒麻疹病毒研究等。


    三、中國地鼠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遺傳學研究
    染色體大,數量少,且相互易于識別,是研究染色體畸形和復制機理的極好材料。還可選用進行細胞遺傳,輻射遺傳與進化遺傳學研究;

    糖尿病研究
    近交系中國地鼠易發生自發性遺傳性糖尿病,是研究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動物模型;

    組織培養研究
    在組織細胞體外培養中,易建立二倍體細胞株;

    傳染病研究
    對多種細菌病毒和寄生蟲高度敏感,是內臟利什曼病和阿米巴肝膿腫極佳動物模型。還可作弓形體、陰道毛滴蟲等研究。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55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