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實驗技術 » 植物學技術 » 正文

    西紅柿基因轉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08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利用遺傳工程,藉由 DNA 載體把外來基因導入植物體內,已經成功且高效率地育成傳統育種法無法獲得的作物新品種,改良作物承受逆境的能力,以減少損失或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并減緩土地無限開發及農藥肥料的濫用,省工又省成本。

    在各種植物基因轉殖法中,比較常用的是基因槍轉植、農桿菌轉殖及電穿孔轉殖法,不同植物物種、組織所適用的基因轉殖法也不盡相同。目前西紅柿的基因轉殖是利用農桿菌轉殖法。第一個獲準上市的基改作物于 1994 年在美國推出,就是可以延長食用期的基因改造西紅柿。

    西紅柿基因轉殖流程:把希望轉殖入西紅柿體內的目標基因先放入載體中,再裝入農桿菌的細胞內,藉由農桿菌可以感染植物的特性,把目標基因帶入西紅柿細胞內,并進一步導入西紅柿的染色體中,之后再以組織培養的方式培養出具特殊性狀的基改西紅柿新品種。

    植物基因轉殖所用的去氧核糖核酸(DNA)表現載體:進行植物基因轉殖前,必須把希望轉殖入植物體內的目標基因先植入特殊的 DNA 載體,然后再導入農桿菌的細胞中。基因激活子是一段負責調控基因表現特性的特定 DNA 序列,而轉錄終結子則是一段決定基因核糖核酸(RNA)產物長度的特定 DNA 序列。基因重組科技讓我們得以依不同的目的,自行決定最適合的基因激活子及轉錄終結子,以達到最佳的植物基因改造效果。在 DNA 表現載體中帶有篩選用基因,是用來篩選及判別真正的基改植株。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所有介于左插入序列及右插入序列間的DNA都會被導入植物的染色體中,但是插入植物染色體的位置則無法控制。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50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