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酒文化 » 正文

    漫話武松酒后打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4
     

      文人嗜酒,或因酒能啟發靈感,或因酒能消愁,武者嗜酒,和文人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酒能使人的情緒提升,使人神情亢奮,醉醺醺有飄飄然的快感,不同的是文人酒后大做文章,武者酒后哆嗦動武。

      酒后大發神威者,也和嗜酒的文人墨客般不勝枚舉。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就有不少文字描述各好漢吃酒吃肉的情景,其中“花和尚”魯智深和家喻戶曉的打虎英雄武松,可以引為二例。

      小說第四回“花和尚大鬧桃花村”有一句這么寫:

      魯智深道:“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氣力.”魯智深把自己稱著“酒家”說他自己一分酒一分力,十分酒十分力。小說的情節縱然多是虛構,但若沒有那樣的生活體驗,寫小說的人也不會那么寫出的,施耐庵(1296--1370)寫《水滸傳》時,北宋時期必也有不少嗜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的俠士。

      武松,小孩子都知道他是打虎英雄,但小孩子不曉得武松是在豪飲十多碗酒之后,才搖晃著身子上山打虎的。第二十二回描述武松上景陽崗的一段說:“……(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掉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會醉’,走出門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崗,’”手提哨棒便走。”

      這是武松在陽毅孫一家酒店喝酒的情形,也正是他步上景陽崗打虎前的一刻,看水滸二十二回,看到了武松三大碗接三大碗的喝,直喝完十八大碗之后,才甘愿離開酒店,獨個兒上景陽崗。

      古人是這樣的喝酒,今人也有的是這樣的喝。已經作古的武俠小說家古龍說:“要我不喝酒而多活幾年,我寧可不活。”您要酒,還是要活?您要留命,還是要留名?無論如何,酒都是不能不喝的,喝酒總是第一位的。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710 second(s), 465 queries, Memory 1.9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