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酒文化 » 正文

    可悲的酒文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24
     

      啤酒歷史悠久,關于起源說法之一是公元前3000年,巴比 倫已用大麥釀酒,有人認為啤酒起源于巴比倫。
     
      說法之二是公元 9000年前,亞述(今敘利亞)人已會利用大麥釀酒,用作向女神的貢酒:現在除伊斯蘭國家由于宗教原因不生產和飲用酒外, 啤酒生產幾乎遍及全球,是世界產量最大的飲料酒。

      我國第一家 現代化啤酒廠是1903年在青島由德國釀造師建立的英德啤酒廠 (青島啤酒廠前身)。此后,1915年在北京由中國人出資建立了雙合盛五星啤酒廠。發展至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啤酒生產大國,1999年產量超過2000萬噸。

      我國啤酒工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啤酒年產量約為2000萬噸/年,位居世界前位。但從人均消費量來看,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水平。

      我國啤酒廠很多,約600多家,但設備、產量參差不齊。最近幾年啤酒產業正向著規模化、效益化發展。不少的酒廠被大酒廠兼并。這一發展趨勢是符合世界趨勢的。隨著啤酒生產現代化的邁進,我們將會喝到更新鮮、更可口的啤酒。

      啤酒最早出現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于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拉克)地區。這一歷史事實可以在王墓的墓壁上得以證實。

      史料記載,當時啤酒的制作只是將發芽的大麥制成面包,在將面包磨碎,置于敞口的缸中,讓空氣中的酵母菌進入缸中進行發酵,制成原始啤酒。由于谷物的殘渣及雜菌污染,酒的味道可想而知。

      公元6世紀,啤酒的制作方法由埃及經北非、伊比利亞半島、法國傳入德國。那時啤酒的制作主要在教堂、修道院中進行。為了保證啤酒質量,防止由乳酸菌引起的酸味,修道院要求釀造啤酒的器具必須保持清潔。

      公元11世紀,啤酒花由斯拉夫人用于啤酒。

      1516年,由巴伐利亞領邦的威廉四世提出世界著名的“啤酒純粹法”。

      1480年,以德國南部為中心,發展出了下面發酵法,啤酒質量有了大幅提高,啤酒制造業空前發展。

      1800年時期,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啤酒生產中大部分實現了機械化,生產量得到了提高,質量比較穩定,價格較便宜。

      1830年左右,德國的啤酒技術人員分布到了歐洲各地,將啤酒工藝傳播到全世界。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1.612 second(s), 437 queries, Memory 1.8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