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 id="8aumu"></ul>
  • <strike id="8aumu"></strike>
  • <ul id="8aumu"></ul>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食物大全 » 正文

    瓠瓜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6-13

        【科屬】為葫蘆科植物瓠瓜的果實。
        【別名】葫蘆、壺盧、瓠瓜、腰舟。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淡;入肺、脾、腎經。
        【功效主治】利水消腫,止渴除煩,通淋散結。主治水腫腹水,煩熱口渴,瘡毒,黃疸,淋病,癰腫等病癥。
        【營養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質0.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 3.1克,粗纖維1克,灰分0.4克,胡蘿卜素O.02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尼克酸0.4毫克,維生素C12毫克,鈣12毫克,磷17毫克,鐵0.3毫克,鉀124毫克,鈉0.7毫克,鎂8毫克,氯23毫克等物質。
        【食療作用】
        1.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瓠瓜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瓠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
        2.降糖  從瓠瓜中分離出兩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從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3.防癌抗癌  胡蘿卜素在瓠瓜中含量較多,食后可阻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癥的發病率。
        【保健食譜】
        1.瓠瓜湯面  羊肉200克,蘋果5個,瓠瓜300克,白面100克,生姜適量。先將瓠瓜去皮、瓤,羊肉洗凈切片;把羊肉與蘋果放入鍋中,加水煮至羊肉熟,去蘋果,取羊肉;和面做成面條,用肉湯煮熟,放入姜、蔥、鹽、醋與瓠瓜、熟肉片調和即成。此湯具有止渴利尿的功效,凡屬水飲停蓄,津液不能上承而引起口渴,小便不利而中氣偏虛者,皆可輔食此湯面。
        2.瓠瓜汁  鮮瓠瓜500克,蜂蜜適量。先將鮮瓠瓜洗凈,搗爛絞汁,以蜂蜜調勻(瓠瓜汁與蜂蜜用量之比為10:1)。每次服飲50毫升,每日2次。此汁具有清熱利濕,降壓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煩熱口渴,肝炎黃疸,尿路結石等病癥。
        3.瓠瓜鯽魚羹  瓠瓜500克,鯽魚1條(約200克)。先將鯽魚如法治凈,瓠瓜去皮、瓤,切塊;鍋置火上,傾入瓠瓜塊、鯽魚,加水500毫升,用文火慢煮,待魚熟時,加適量佐料調勻即成。此羹具有利尿消腫之功,對腎炎浮腫患者有良效。
        4.干貝瓠瓜  瓠瓜250克,水發干貝5O克,蔥花少許。瓠瓜洗凈去皮,切成長條片,干貝撕成絲,待用;鍋中下豬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瓠瓜泡油,倒入漏勺瀝去油;鍋內留少量余油,放入蔥花,烹入料酒,加入清湯,再放干貝。瓠瓜,燒沸后加精鹽、味精,用濕淀粉勾芡,淋上雞油,起鍋裝盤即成。此肴具有滋陰潤燥,補腎強體的功效,適用于煩熱口渴,腹中宿食,水腫腹脹等病癥。
       【注意事項】瓠瓜性滑而利,脾胃虛寒泄瀉者不宜多食。
       【文獻選錄】
      《唐本草》:“通利水道,止渴消熱”。
      《備急千金要方》:“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
      《食物本草》:“主利大腸,潤澤肌膚”。
      《滇南本草》:“苦能下水,令人吐,除面目風邪,四肢浮腫,甜能利水,通淋,除心肺煩熱。”
       【文化欣賞】
        王念孫。《疏證》:“瓠通作壺,《幽風·七月》篇‘八月斷壺’,傳云‘壺,瓠也’。”又云:“瓠之轉聲為瓢,瓠之疊韻為瓠……瓠瀘,或作瓠婁。”
        《魯語》:“苦瓠不材,于人共濟而已”。韋注:“共濟而已,佩瓠可以渡水也。”
        歷史傳說:盧懷慎為丞相時,平時為人穩重自持,生活上清苦儉樸,從不講究吃喝。他曾經在家請客,邀請賓客赴宴。宴前,盧懷慎對賓客說:“今日我請你們吃一菜,此菜蒸悶去毛,渾身光光,油亮可愛,整體一物,莫拗折頸,就是說連頭頸放在一起,猶如酒席上的整雞整鴨。”眾客人心中奇怪,不知丞相以何物請客?有人說鵝,有人說鴨,眾說紛壇,待到上菜時,竟是一只蒸葫蘆,而吃的飯則是粗制的粟米飯而已。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49 second(s), 18 queries, Memory 0.88 M